【中国中医药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依托周仲瑛中医传承理念:创新打造课外学习“第二课堂”

发布时间:2024-07-23浏览次数:12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投身教学、临床、科研70余年,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是以强化中医经典及历代名医经验传习为基础,以周仲瑛中医传承理念为依托,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主任郭立中于2011年创立的学生社团。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课外学习的“第二课堂”,先后培养500余名优秀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培养中医优秀人才,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作出重要贡献。故将其培养模式介绍如下,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并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探寻可行道路。

探索基于传承的科研新思路

周仲瑛对中医传承工作提出的指导思想为“点滴积累,狠抓苗头;多维视角,提炼经验;多个环节,总结规律;系统整理,传承创新;实践检验,推广应用。”并强调:“中医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中医学发展创新的主要标志。”周仲瑛认为,中医经典常读常新,常悟常进,经典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诊疗手段和思辨方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重视经典对中医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郭立中秉持周仲瑛办学、教学、治学理念,以学校社团为组织形式,创立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为中医传承试点,要求其成员于本科阶段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并背诵重点章节,以夯实中医经典基础。由于中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亦要求其成员熟练掌握《周易》《论语》《道德经》等有关篇章,为中医学习提供源头活水。重视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是中医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科研创新亦是中医人才培养的焦点问题,也是任何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2003年,以病案为中心成为周仲瑛学术传承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医大师周仲瑛中医互联网移动工作站、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辅助平台的相继建立,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成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第二指导老师朱鼓励成员以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对名老中医原始病案进行综合分析,从病案中发现辨治经验及组方用药规律,总结提炼出经验用药,进一步挖掘其中的经典内涵,并将其反过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实现经典理论与临床应用相对接,由此提高中医传承的效率,实现中医经典传承与科研创新研究方法的统一。

建立中医临床带教新机制

周仲瑛认为:“在学术传承及深化中医理论的研究中,要注重师承方式与中医高等教育并存”。经典古籍为中医传承的主要媒介,业师授受亦为薪火相传重要方式。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鼓励成员于本科期间跟师抄方,并定期作跟诊汇报,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点评,以提炼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和遣方用药思路。并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江苏省名中医孟景春、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金妙文、陕西省名中医杜雨茂等进行深度访谈,借此深入学习不同名医的学术观点,实现“百川归海”。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地区差异及社会人文环境不同,中医学术流派林立,周仲瑛鼓励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由郭立中牵头定期组织中医游学活动,其足迹遍布浙江、河南、广西、陕西等省、自治区,并借此对不同地域中医文化及道地药材进行调研,以发掘中医学不同地域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色和传承模式等,从而达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不同地域中医特色的寻访挖掘,亦是中医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周仲瑛肯定本科见习、实习的必要性。中西医优势互补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需求,但近些年来在实际过程中,中医药特色及优势却被不同程度削弱。对于中医现代化,有从宏观走向微观的必要性,通过借助相关理化检查,丰富和延伸中医诊查手段,提高四诊水平,为病证结合提供诊断依据,但临床诊疗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完全以西医诊疗模式代替。因此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成员跟师抄方过程中,要求运用中医四诊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并规范中医病历书写格式。郭立中认为在此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其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再学习、再传承。四诊是中医辨证的主要手段,更是临床辨治疾病的基本技能,中医诊法有“神、圣、工、巧”之说,但因四诊采集无明确量化标准,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特别是诊脉对初学者而言往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望、闻、问、切临证技巧的熟练掌握,才能保证病机分析的完整准确。为此,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提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当不仅局限于理论及用药经验层次,更应深入对中医四诊及辨证论治技巧的熟练掌握。同时,在临床中亦必须以中医理论指导四诊运用,将四诊检查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借此把握疾病的普遍规律以及脏腑之间的整体关系,并学习其治疗重点。在此基础上,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主张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传统中医理论及其思维方法为指导,以中医四诊及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手段,为临床带教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医自身特色的成才之路。

以病机辨证为主线夯实中医临证基本功

周仲瑛于20世纪70年代在实习生带教过程中曾开设“脏腑病机词汇类证鉴别”系列专题讲座,对中医实习生进行规范化临床实操培训,多年的医、教、研积累,使周仲瑛构建了以病机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新体系,并提出“审证求机”“辨机论治”是灵活运用辨证论治的思辨方法。历经五十余年的总结、积淀、提炼,周仲瑛对中医人才培养已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培养模式。郭立中在中医人才培养中主张以周仲瑛“病机辨证”为主线,使中医理论学习能活用于临床。为明确每位成员学习方向,国医大师周仲瑛工作室定期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开展中医系列讲座及相关培训,将“病机辨证”作为重要思辨方法,通过审证求机,借由病机证素把握疾病实质,从而活化辨证,实现中医理论前移。这种以病机辨证指导临床实践的模式有助于院校教育与师承培养实现有机统一,在中医教学改革中值得推广。

有其症、辨其证、分其型是中医传统辨证论治的基本模式,但周仲瑛认为:“辨证分型是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鉴别、区分证候类型,临床容易导致‘对号入座’僵化的思维模式。”辨证的实质是对不同层次的病机进行推演、分析、归纳的过程,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鼓励其成员通过辨析疾病的外在表现,把握疾病本质,获得辨证结论。即通过审证求机,避免以症套证、分型施治的教条思维,从源头上活化辨证,体现中医“知常达变、机圆法活”的辨证优势。清代罗浩《医经余论》云:“医者精于四诊,审察病机,毫无贻误,于是立治以用药,因药以配方。”在跟诊环节中,鼓励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成员以四诊为依据,拟定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再由带教老师门诊结束后进行点评,分析两者处方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其在收集四诊信息、审察病机、判别证候、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用药等环节得到全方位训练及全面提升,为解决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构建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薪火相传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一直以博士生带教硕士生、以硕士生带教本科生,在周仲瑛、郭立中的努力下历经十余年探索,已于江、浙、皖等地开辟十多个义诊点,实现中医人才培养由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全方位衔接。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鼓励其成员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常见病的处置,以及急危重症、疑难杂病的诊断,并不断完善跟诊随访制度,实现以药证效,以效测机,使其在中医理论及临床上实现全面提升。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历来都是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周仲瑛强调中医理论创新要以“源于中医,衷中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为宗旨。中医人才的培养既要能深入经典,指导临床应用,又要能在应用中创立新说,推动中医的不断发展。而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成员而言,虽主以学习及传承为主,但也鼓励在对中医经典理论细化、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中医院校的相继建立,以及中医系列教材的编著,中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为现代中医教育构建了基本框架,并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人才,但随着中医教育不断发展,亦显露出中医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相对薄弱、中医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协会作为国医大师周仲瑛工作室响应国家号召的先行者,为探索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历经十余年积极探索,以立足经典,博采众长为基础;以审证求机,病机辨证为传承主线;以四诊合参,圆机活法为手段;以衷中参西,传承创新为最终导向,为培养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亦为全国中医院校“第二课堂”建设提供了范例,值得推广和借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21212日第3版)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025-85811050

  • 联系邮箱:

    rzcszk@@njucm.edu.cn

学校官方微信
学校官方微博